不到四個月時間,陽光100接連發(fā)生違約事件。
12月6日,陽光100中國控股有限公司(02608.HK,下稱“陽光100”)在港交所公告,公司發(fā)行并于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0.50%的優(yōu)先票據的所有未償還本金以及任何應計但未付利息于12月5日到期。公司無法償還該等票據的本金及應計但未付利息。因此,已發(fā)生違約事件。
這只本金總額為1.7億美元的票據與此前陽光100的一筆可轉債一起構成交叉違約,即今年8月份,陽光100的一筆金額為2.00億美元、年利率為6.50%的可轉換債券發(fā)生實質性違約。
“沒有一個債權人說因為交叉違約馬上加速到期,還有一些金融機構愿意進一步支持我們?!?月9日,陽光100集團董事長易小迪在集團會議講話中還抱有不小的信心。
但幾個月以來,從再度違約的結果看,這家企業(yè)的基本面并沒有顯著的改善。12月7日,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陽光100董秘辦,一位工作人員稱,不方便回復。
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公司主要是機構債權人,目前通過增加抵押物等方式,已經與不少債權人達成意向展期協議。他表示,公司的資產大于負債,有較多的土地儲備,也在考慮通過項目合作、債轉股等措施來應對當前的現金流問題。當前,行業(yè)內有不少企業(yè)均到不小的困難,陽光100要做的,就是在困難時期積極面對,做好自己。
今年下半年以來,中資美元債市場一片哀鴻。在此前經歷了花樣年、新力控股等數家房企的負面信用事件后,多家房企開始回購美元債為市場注入信心。但截至目前,這場信用回歸之路看起來仍然任重道遠。
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秀池告訴記者,房企暴雷是市場經濟下優(yōu)勝劣汰的正?,F象,在從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,資金鏈出現問題是一大動因。尤其是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的民營企業(yè),他們出現問題,對整個市場和經濟都會帶來不利影響,希望有關部門研究并啟動救助機制,幫助他們走出困境。
美元債交叉違約條款觸發(fā)
陽光100此次涉及違約的票據未償還本金總額為1.7億美元,而該等票據的應計及未付利息總額為892.5萬美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違約事件亦將觸發(fā)公司及附屬公司訂立的若干其他債務工具項下的交叉違約規(guī)定,倘債權人選擇加速,該等債務工具可能立即到期應付。截至公告日期,公司尚未收到任何債權人將采取加速到期的任何通知。
這已經不是陽光100首次出現債券違約。
今年8月9日,陽光100一只2021年債券,金額為2.00億美元、年利率為6.50%的可轉換債券出現違約。按照規(guī)定,付款及最后一筆利息付款于2021年8月11日到期,未償還本金及應計利息總額分別為5091.61萬美元、147.55萬美元。
讓問題變得更嚴重的是,違約事件將觸發(fā)陽光100中國訂立的其他債務工具的交叉違約條款,包括于2021年到期金額為1.70億美元(即12月6日公告的違約債券),以及,年利率為10.5%的優(yōu)先票據和于2023年到期金額為1.20億美元、年利率為12.0%的優(yōu)先票據。
彼時,陽光100中國表示,預期將于到期日后的10個工作日內償還2021年債券的本金、溢價及應計利息。
在首筆債券違約后,陽光100集團董事長易小迪在9月內部會議上表示,既然已經違約,我們一定要面對現實,要想回到原來那種狀態(tài),靠借新還舊維持信用是不可能了。我們現在要把重點放到向內,必須向市場找出路,靠銷售找出路,這樣別人才能幫助你,求人不如求己。
不過,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很快將陽光100中國長期發(fā)行人信用評級由“CCC-”下調至“SD”。標普預計,陽光100中國的流動性緊縮狀況將持續(xù),該公司的短期債務規(guī)模較大,而現金流流入卻十分薄弱。
政策面吹起暖風
陽光100中國創(chuàng)建于1999年,前身為廣西萬通企業(yè),是一家房地產發(fā)展商,于2014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。
截至2020年末,陽光100中國的總負債為487.88億元,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6.2%,2020年凈負債率高達186.8%,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為0.24,“三條紅線”全部踩中。
與此同時,陽光100在融資端也在顯現難處。根據年報,陽光100中國2020年融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-16.92億元,而2019年為-54.45億元,2018年為-21.27億元,2017年為-3.90億元,已連續(xù)4年為負。其資金面緊張征兆早有顯現。
據財報顯示,陽光100中國現有資金已難覆蓋短期債務,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,該公司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13.12億元,而一年內或按要求應付貸款和借款總額為256.28億元。
當前,面臨險境的房企,不止陽光100一家。
自10月開始,中資美元債市場花樣年、新力控股、佳兆業(yè)等多個民營房企負面信用事件接連發(fā)生。今年以來,國內債券市場房企違約占比也出現明顯提升。
根據鵬元資信對于國內違約債券統計數據,債券市場違約方面,1-11月新增違約主體27家,較上年同期下降40%,主體違約率較去年同期繼續(xù)下降,從0.87%降到了0.48%。從行業(yè)來看,2021年違約企業(yè)中,地產公司9家,占比30%,行業(yè)集中度較高。
在房企普遍遇險的情況下,政策面也已吹出暖風。
中房研協測評研究中心監(jiān)測統計,2021年10月地方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43條,較上月基本持平。其中,寬松性政策16條,緊縮性政策19條,中性政策8條。緊縮性政策占比較上月進一步下降,地方房地產政策收緊趨勢明顯放緩。
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,經歷過此前一連串的房企暴雷事件后,后面的房企發(fā)生違約事件的可能性應該不多了。因為現在融資、貸款的口子稍微松動了一些,這樣就給了房企喘息的機會。他表示,此前的負面案例太過集中,應該會有一個合理的回歸,市場的成交量也會慢慢出現回暖。盧文曦預計,本輪周期到2022年三四月份的“小陽春”期間應該就會結束。
不過,IPG中國區(qū)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,后續(xù)房企繼續(xù)出現暴雷事件概率較大。主要原因在于融資端和銷售端的雙調控,讓高周轉高負債的房企流動性處于極端緊張的狀態(tài),疊加下半年以來市場的急劇轉淡,又讓房企的現金流進一步惡化,也推高了房企暴雷的風險。
他認為,近來融資政策的微調以及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還需要一個傳導過程,能否實現順利傳導也有賴于行業(yè)信心以及涉房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(yè)信心的恢復,這些卻都是滯后于政策出臺的,因此行業(yè)真正回暖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,最近應該是房企暴雷的高發(fā)期。柏文喜表示,高杠桿房企雖然不排除有逐漸回暖的可能,但是更多的可能還是在當前流動性重壓之下而被迫加速出清。
評論
全部評論0